在澎湖本島,連結白沙和西嶼之間有座跨海大橋,我想已經有不少人知道,這座跨海大橋,甚至是第一次到澎湖的遊客必拍、必合照的景點。不過,目前我還沒有FU聊這座眾所皆知的橋,現在,我想聊聊另一座特別的跨海大橋—「望將大橋」。
望將大橋可能沒多少人知道,我們就先來搞清楚它究竟在哪吧。之所以會叫做「望將大橋」,橋如其名,因為它連結的是澎湖南海的望安和將軍澳,這兩座島最近的距離不超過500公尺,
望將大橋就是要從海上,從這裡跨越過去。
但誰知道,這短短不到500公尺的距離,已經跨了八年,到今天,還是跨不過去。
目標跨越兩座島,預算新台幣七億,長度440公尺,從2002年開工至今不曉得已經流標多少次......
要在望安和將軍澳之間這海流湍急的海峽興建大橋沒那麼容易,沒多少包商有興趣,好不容易有人願意做了,做到一半碰到瓶頸沒辦法突破,就這樣流標、延宕、停了又做、做了又停,惡性循環之下,這座橋已經讓政府、當地人、觀光客不敢有所期待,甚至成了噩夢...
(從將軍澳環島公路望向遺留下的大怪物)
從以前到現在,望安和將軍澳之間的交通都是靠船,當地人早已習慣這種生活。
兩島之間的船程不過短短的5~10分鐘,而且,每天都有鄉公所定期的交通船往返,甚至連隨摳隨到的計程船都有。而且,當地大部分都是討海人,自己就有船可以開了。當地人搭船往返兩島之間,就好比台北的都市人搭公車、捷運上班上課一樣,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,再平常也不過。
(某次,搭著阿公(弘哥老爸)的漁船近距離看著遺留下的大怪物)
或許有了望將大橋便利性真的會提高,但對當地人真的有那麼地迫切需要嗎?騎機車和開船往返的時間、金錢成本說不定根本差不了多少。把這些錢拿去把兩島的學校、衛生所搞好,或是增加兩島間,甚至往返馬公的船班說不定還比較行得通。
(望安那端的大怪物)
或許有了望將大橋觀光客會變多,但觀光客一多,他們花了錢之後對當地的影響又是如何?現今玩澎湖的套裝行程一定會有南海一日遊,一天之內從馬公出發,跑望安、七美,甚至虎井、桶盤,停留在望安的時間,通常不會超過兩個小時。這短短的兩個小時,必須要租機車、喝飲料、看花宅、上天台山、逛綠蠵龜館...當然也有上車睡覺,下車尿尿的遊覽車之旅。如果有了望將大橋,將軍澳成了望安的一部份,對將軍澳而言,只不過多了些到此一遊的照片罷了。
(神犬阿葳也來俯瞰這海中大怪物)
以澎湖本島為例,Google一下澎湖跨海大橋的圖片,有多少張的臉孔和它合照過?數也數不清!有了這座橋確實方便許多,但只會讓大部分的旅客都留在馬公住宿,因為騎機車北環只需要一天就解決,會在其他地方停留一天以上的旅客少之又少。
這種像極了當兵時的戰鬥澡行程是現在台灣旅遊市場的主流,雖然短時間之內可以幫助當地賺進大把的鈔票,但在鈔票背後只有無限地消耗和破壞。我相信這種型態會慢慢沒落,因為會越來越多人發現,這種旅遊方式並不有趣。
或許有了望將大橋可以代表些甚麼。代表政府勤政愛民,代表政府正在活絡經濟、促進觀光,代表政府對地方有所建設,代表我們這些官員非常能幹。有了這些「代表」並不見得是甚麼壞事,但想要有這些豐功偉業之前,可不可以、拜託、求求你們一定要三思而後行?三思或許還不夠,三十思、三百思、三千思、三萬思做得到嗎?
這些官員們可能不知道,望將大橋的興建影響有多麼重大。它影響了海洋生態,在將軍澳周遭的海洋生態是多麼地豐富多樣。它影響了綠蠵龜的產卵區,除了蘭嶼,望安的多處沙灘是台灣目前發現還有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方。它影響了望安重要的鯉魚山考古遺址,這約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,有多少人關心?
難道除了名和利之外,大自然和文化遺產都不那麼重要嗎?這些不被重視的東西,應該才是真正吸引旅客來的目的吧?
(從望安牽過來的台電電塔大怪物)
還好,望將大橋已經確定不蓋了,但還是留下了一攤非常大攤的爛攤子。拆橋的費用預估要花一億三千萬,鄉公所沒錢,澎湖縣政府也不打算管,目前就只能給它放在海中央當造景、當藝術品...但是,這樣的藝術造景未免也太凱了吧...
(鋼筋、水泥、泥土...)
(這堆泥土在下過大雨之後會成為土石流,淹沒將軍澳環島公路的其中一段,切記!這時候絕對不要騎車經過這裡啊!)
或許有了望將大橋的前車之鑑,所以後來炒得沸沸揚揚的澎湖賭場也沒通過吧。這種類似的議題似乎不斷在上演,最近的一個恐怕就是蘇花高...
有意要發展觀光固然是件好事,但如果把焦點放在「快速」上,就像百米賽跑,短時間可能會有效果,但能撐多久?「保留」才是根本,才是王道啊!
- Sep 26 Sun 2010 00:27
【將軍澳】望橋心嘆-望將大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